記者楊楓
  眼看著讀高一的女兒沉迷於玩智能手機,心急如焚的媽媽怒砸3000多元的新手機。10月29日,網名叫“七年之癢”的一位母親在本地一教育論壇家長100發帖,講述了自己讀高一的女兒因為沉迷玩智能手機,成績直線下滑,她心急如焚,一怒之下砸碎了剛買月餘、價值3000多元的智能手機。此舉引來熱議,不少跟帖的家長稱,感同身受,對孩子玩智能手機深惡痛絕,還有家長甚至表示不止一次地砸壞了孩子的手機。記者調查也發現,智能手機已在一些家長和孩子之間頻繁引發戰爭。
  媽媽砸手機引家庭矛盾
  “七年之癢”說,女兒才上高一,僅僅入學一周就跟她爸爸“吐槽“,班裡每個同學都有一部手機,就自己沒有很尷尬。爸爸在沒有跟媽媽商量的情況下,偷偷給孩子買了一部3000多元的新款智能手機。在剛買手機之初,孩子還承諾一定好好學習,不會沉迷於手機。“七年之癢”只好默許。
  一個多月以後,“女兒就經常在我眼皮下抱著手機玩。一會說和同學聊QQ,一會說發微博,而且不讓我看手機。”從那時候開始,“七年之癢”就開始隱隱地擔心,決定擇日和孩子爸一起跟孩子好好溝通一次。可沒過幾天,班主任王老師就給“七年之癢”發來短信,說數次在晚自習上抓到孩子偷偷用手機看網絡小說,而且孩子月考成績下滑非常厲害,建議家長一定要好好勸阻孩子。當天半夜2點多,“七年之癢”在給女兒加被子時,又發現女兒偷偷躲在被子里玩手機,她當即便和女兒爭執起來,被老公勸阻。隔天叫女兒吃早餐時,“七年之癢”發現昨晚被她沒收的手機,又被女兒偷拿回去,並躺在床上繼續玩。在吃早餐時,“七年之癢”準備和女兒好好談一談時,女兒卻抵賴她在學校玩手機的事實。“七年之癢”聽後火冒三丈,一怒搶過女兒握在手裡的手機,狠狠砸在地上,手機當即碎成了好多塊。“七年之癢”砸手機的舉動,還引起了丈夫的強烈不滿,並引發爭吵。
  “就因為一個手機,讓孩子沉迷,學習下滑,還讓家裡吵成那個樣子!”“七年之癢”對當初的默許後悔不已。
  控訴智能機“六宗罪”
  “七年之癢”怒砸女兒手機的經歷,引發了家長們對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並沉迷其中的強烈控訴,帖子獲得了16000多的點擊率,150多位家長跟帖述說他們和智能手機之間的戰爭。記者就此話題隨機採訪了武昌、洪山3所高中的50位學生家長,90%都反對孩子使用智能手機。
  採訪中,提到智能手機,家長們紛紛控訴,並總結出中學生用智能手機的“六宗罪”:
  一宗罪:自從有了手機,孩子學習精力分散了,無時無刻不在玩,結果是影響休息,成績下降”;
  二宗罪:比以前更容易接受不良信息,“管教更難了”;
  三宗罪:助長了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的壞風氣;
  四宗罪: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方便,“平時做作業,孩子也會偷懶了,動不動上網一查,答案就有了,也很少思考”;
  五宗罪:給孩子帶來了安全隱患,“常看到有人的手機被搶,總擔心孩子用手機時被壞人看到遭搶;
  六宗罪:聽說手機對人體有輻射,“都是正在成長的青少年,對身體不好。”
  既然智能手機弊端如此之多,為何還要給孩子買呢?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當初是孩子不斷乞求,又考慮到和孩子通信方便才買的,結果卻是“引狼入室”。
  家長
  收、砸、停、換4招“防手機”
  遇到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收、砸、停、換——這是受訪家長們總結的對付智能手機4大招數。
  “沒收是最常用的辦法,但通常作用不大。”一位高二男生的爸爸王先生說,孩子除了想盡辦法討要外,還會翻箱倒櫃四處找,“最主要是,我們哪經得了孩子軟磨硬泡啊,最後還不是還給孩子了。”一位初三女生的媽媽李女士邊說邊無奈地搖頭。
  砸,算是比較暴力的辦法了,主要是為了終結孩子對手機的念想。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家長砸的不但是手機,IPAD、PSP……只要是會導致孩子成癮的電子產品都曾經成為了家長們“施暴”的對象。而在“七年之癢”帖子中跟帖的一位爸爸表示,自己已經砸了兒子的兩部手機了,但效果並不如人意,孩子仍斷不了癮。
  採訪中,不少家長還提到,砸手機,砸的不只是手機。兒子在武昌四十五中學讀初三的家長萬女士對當初砸機的行為悔不當初,“初二時砸了孩子的手機,一年多過去了,如同粉碎的手機,一同粉碎的母子情再也回不來了,苦不堪言。”萬女士建議,青春期的家長在砸機之前一定要慎重。
  停,就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致電通信公司客服,首先設置密碼,然後關停網絡服務,讓孩子莫名其妙地上不了網,只能打電話和發短信,就算孩子最後知道了原委,因為不知道密碼也無法變更網絡服務。採訪中,有兩成的家長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家長們都反映這是一種溫和而且巧妙的方式,孩子最後也只有無奈地接受。
  換,即是給孩子換“老人手機”,只有打電話和短信等非常基礎的通訊功能,既不能玩游戲也不能上網。隨機調查的家長中,超過六成都使用了換手機的方式來杜絕孩子沉迷手機。
  除了常用的這四種方式外,還有少數家長採取了歪招,如“不小心”將手機丟進洗衣機洗了,製造一個意外讓手機“溜進“馬桶等。
  學校
  禁止手機進校園
  在一些中學,智能手機也是“心腹之患”。
  水果湖高中在今年秋季開學之初,向全校學生家長髮放了一封“告家長書”,告家長書指出中學生擁有手機等電子娛樂產品的種種弊端,並告知家長學校從即日起嚴禁攜帶手機、MP3等電子娛樂產品進校園。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1年起,學校已在實驗班試行禁手機,手機限制後有效改善了班風、學風,效果顯著,事實說明,帶有娛樂功能的智能手機的確是學生求學路上的“攔路虎”。學校還曾就“禁手機進校園是否可行”在家長中做過調查,調查顯示95%的家長投了支持票。
  禁手機後,考慮到學生和家長的通訊需求,該校在門房專門裝配了幾部座機,24小時開放,供學生免費撥打市話。同時以班為單位,保留一部具備基本通話功能的班務手機,班長管理,班費開支,方便家長與孩子聯繫。
  據記者瞭解,“禁手機進校園”的中學並不止水果湖高中一所,武漢二中、省實驗中學、洪山高中等省示範高中均明令禁止手機進校園。
  溫和巧妙提醒易接受
  學生
  “我們接受家長的勸阻,也可以遵守學校禁止手機進校園的規定,但拒絕用打、砸的暴力方式!”省實驗中學高二年級學生李玥(化名)表示,現在誰不用手機發個微博、微信、聊聊qq之類的,不然也太和時代脫節了,關鍵是掌握個度。自從學校禁止帶手機進校後,自己也從未違規,在家裡,他和父母簽訂了一份“關於使用手機的協議”,每天李玥都有固定的時間使用手機,使用期間父母不得過問,李玥也不能超時使用。協議建立在雙方友好協商的基礎上,彼此相互信任,至今相安無事。“如果我的手機被父母砸了,我會覺得不被他們尊重,那我會用我自己的方法跟他們抗爭,誰都討不到好!”李玥表示。
  記者採訪的30餘位學生中,他們無一例外都坦陳手機除了打電話外,基本都是用於娛樂,但也有10位學生表示除了娛樂外,也會用手機查找部分學習資料。但他們都非常反感父母採取“砸”的方式來對待使用手機的問題,他們認為採取溫和的溝通,或有技巧的行為方式比較容易接受,但最重要的是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避免粗暴的處理
  專家
  “採用砸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表示家長在溝通引導上是失敗的。”華中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範先佐認為,砸手機這種過激的方式,會對孩子心理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應採取教育或提醒等方式,管理過多、控制過多反而適得其反。
  團市委12355陽光心理輔導團專家、高級心理咨詢師鄒敏表示,學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機需要父母的有效監管。家長可與孩子協商,按照約定控制孩子使用手機。家長可轉移孩子的註意力,通過參加各種健康向上的活動,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果孩子已經沉迷於手機,家長應採取強制手段,而不能一味妥協。鄒敏建議,父母可與孩子約法三章,併進行獎勵與懲罰。需要註意的是,在使用時間上應當逐漸遞減,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原標題:家人:給伢買智能手機是“引狼入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b90zbou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